您好,欢迎光临本网!
网站首页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人物故事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河南名人 > 返回

豫剧泰斗:马金凤

发布日期:2019-09-05  作者:admin  浏览次数:0  

《中原儿女》杂志特约记者  李砺瑾

 

    马金凤,这个名字前,不需要任何定语。 放眼天下,像她这样 97 岁高龄还活跃在艺术舞台上的,能有几人?

    2018年12月28日晚上,豫剧《马金凤》在郑州首演。今年,这部我省省级院团唯一一 部获得国家艺术基金 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的项目,将在全省巡演,也让广大喜爱马老的戏迷们过足戏瘾。

舞台是她的生命,在舞台上和观众见面是她最大的幸福

    记者与马金凤的第一次见面是在 2011年4月。当年4月10日晚上,她以89岁高龄, 出现在第 29 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晚 会现场,还演唱了《穆桂英挂帅》选段。在开幕式前夕,记者专程来到位于郑州的马老的女儿家中,将马老接到洛阳。

    在郑州市中原区的一个居民小区,这里是马老的女儿马汎浦的家。“你们都吃了没有?”我们见到马老时,她正在吃饭。不一会儿,马老吃完了早饭,并起身把碗筷收拾干净。当时马老已 89 岁,可我们看到的她气色不错,一点儿也不像耄耋老人。

    马老穿着红色毛衫和普通布鞋,看起来 和邻家老太没有区别。不过,她举手投足间的大家风范,却让人肃然起敬。

    在马汎浦的帮助下,老人穿上了一件大红色外套,整个人显得更精神了。马汎浦说,不久前,老人在医院住了一个月,现在即便在家调养,也每天和医生保持着联系。本来马老 每天早上都喝面汤,但为了加强营养,医生建议她喝牛奶。于是,她听从医生的意见,每天喝一次牛奶,但其余两餐仍喝面汤。

    一切收拾妥当,我们正准备带着马老一 起回洛阳时,马老突然对我们说:“走了连口水都没喝。”这句充满歉意的话,讶的同时,心里也充满了暖意。

    和蔼慈祥,对晚辈充满关爱,好像一个普通的邻家老人一样——这就是这位豫剧界 泰斗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。

    在回洛阳的途中,马老说,这几年她一直住在青岛的儿子家或郑州的女儿家,但她在洛阳还有一套房子,洛阳是自己的家,能回去还是得回去转转。

  “现在我妈出去都得带着速效救心丸。”马汎浦说,母亲刚在医院住了一个月,出院后 谢绝了一切演出邀请,并积极调养身体,老人家不想让自己因为身体原因而来不了洛阳。 不少人都知道,马老人生经历曲折,她出生于山东曹县,4 岁从艺,师承生父,7岁初红,后随父亲逃难来到河南,数次被转卖, 从唱河北梆子到改学豫剧,直到成为马派鼻祖,被称为“祖国戏曲界活化石”,这位老人已经 在舞台上站了90 多年。

    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她走到现在?一位已经步入鲐背之年的老人,为什么还能活跃在舞 台上?

    也许,马老的这句话能说明一切:“舞台就是我的生命,在舞台上与观众见面就是我 最大的幸福。”马老说,出名也好,敬仰也好, 一切幸福都是观众给的。

  “旧社会父亲唱戏恁好,还是被饿死在兰考县。”马老说,家里三代要饭,从山东逃 荒来到河南,是党给了她现在的一切。她在新 社会获得了自由,获得了尊重,现在儿女孝顺、 子孙满堂,唱好戏,是她目前唯一能为社会做的事。

  “把戏唱好,把学生教好,是我的任务、 我的使命,能唱就唱,唱不了就教、就宣传豫剧。只要还活着,我就马老说。

    她把嗓子看得比生命还珍贵,喝甜面汤 是她护嗓“公开的秘密”。

    在豫西有句关于马老的顺口溜:看看马金凤,一辈子不生病。马老曾为我们讲关于这句话的故事。

    解放初,马老在当时的巩县(今巩义市)农村唱戏,看戏的观众中有一个在架子车上躺 着的老太太。老人病重,但非让孩子拉着她去看戏。

    看马老的戏,老太太越看越有劲并让孩子给她吃东西。到最后,老太太又说又笑,竟自己坐起来了,病也好了。后来,此事越传越广,也就有了这句顺口溜。

  “对我来说,唱戏能治病。”马老笑着说,以前,她发烧或感冒只要一唱戏,一提神就好了。

    马汎浦说,有一次,她陪着母亲去安徽 唱戏。上台前,母亲血压高压达到了170,她非常担心,但马老坚持上台。结果,一场戏唱下来,马老的高压降到了120,连马老都觉得 很神奇。

    马汎浦分析说,可能是马派唱腔高亢激昂,而经典剧目《穆桂英挂帅》更是脱离了传统戏曲才子佳人的老套,穆桂英 53岁还能出征打仗,本身就激励人积极向上,因此,观众包括马老本人也能从中获得力量来对抗病魔。马汎浦说,2005 年,当时已 83 岁的母 亲在洛阳嵩县登台演出。当母亲唱完准备下台时,走了一半突然不动了,当时把她吓了一跳, 难道母亲身体不舒服了?谁知马老说了句“我还想唱。”于是,在观众的叫好声中,马老又即兴唱了一段。

    她说:“我把嗓子看得比生命还珍贵, 因为嗓子是我的武器。”

    马老参加过很多宴会,可无论饭菜多好吃,只要对嗓子不好,马老就不尝试。有时候,马老会说:“我真想尝尝葡萄酒是什么滋味,可我还是不能喝。”

    有一次演出后,演出的组织者宴请马老,特意为她准备了珍贵的野生鲍鱼。但是,趁这个组织者出去接电话之际,马老赶紧把鲍鱼给 身边的人吃了。

  “补品对嗓子不好,可是马老心善,不忍伤了别人的好意。”马老的助理告诉我们。

    马老保护嗓子的“公开的秘密”就是每天喝甜面汤。这是马老十几岁时,一位老中医 告诉她的护嗓方法。

    2011 年 4 月,当马老到洛阳后,我们问马老能否为喜爱她的洛阳人民写几句话,马老 欣然应允。

    她不假思索地在白纸上写下了“我爱洛阳”4 个字。

    可能因为年龄大了,马老的手有些颤抖。 写了一遍后,她端详着自己的字,觉得不满意,于是又开始写起来。仅一个“爱”字,她就写了7遍,直到满意,才交给了我们。

 

“洛阳牡丹”马金凤,时刻牵挂洛阳的亲人们

    再次见到马老,已是去年 12 月 27 日的 洛阳市第七次文代会期间。

    在文代会的间隙,只见马老仍穿一身红衣,带着红帽子,整个人精神奕奕。她的目光和蔼而慈祥,而且在 96 岁的高龄,眼不花,耳不聋,甚至还能给孩子们纫针。

    马老的儿子马建新说,母亲如今虽然身体还不错,但毕竟上了年纪,很多事情都记不太 清楚了,但让他们做儿女的都吃惊的是,母亲直到现在仍然清楚记得那些唱过的戏的唱词。

  “她在新中国成立前是为了生存而唱戏,那是她立命之本,她永远都忘不了。”马建新说, 尤其是《穆桂英挂帅》,这是母亲印象最深刻的。

  “辕门外,三声炮,如同雷震,不管啥时候一听见‘雷震’,我就想起来俺洛阳的亲人 们……”马老笑着说。

    虽然马老现在一直跟着外地的儿女们住,但只要洛阳有啥事儿需要她回来,她还是心牵着这片热土。马建新说,母亲上个月刚回来,是应中央电视台邀请,拍摄纪录片《大戏记忆》。 这次一听说市里要开文代会,就提前赶了回来。

  “我母亲对党、对国家的感情一辈子都很深。”马建新说,母亲 1958 年就加入了中国 共产党,她经常说唱戏在旧社会是“下九流”,自己父亲唱戏恁好最后还是被饿死,而自己在 新时代成了艺术家,走到哪儿都备受尊敬,她一直都对党和国家怀着质朴而浓烈的感情。 当天中午刚吃过饭,马老就要匆匆离开洛阳,因为在第二天,一部讲述她人生经历的大戏《马金凤》就要在郑州首演。

    马建新说,他是这个剧的编剧,从 2014 年就开始策划,直到2017年剧本才完成。这部大戏的时间维度跨越了90 年,一共有 6 个时间点,贯穿母亲跌宕起伏的一生。“这部剧 的主题是一个‘爱’字,讲母亲对家国的爱、 对人民的爱、对戏曲的爱。”马建新说。 

    在28 日首演当天,马老将作为谢幕出场。她会再次回到舞台,和她挚爱一生的戏剧以及 戏迷们在一起。

    尽管当时来阳牡丹”的马老,仍给多年来所有支持她、关心她的洛阳戏迷们说了说心里话:

  “洛阳的亲人们,我很想念恁!过年了,我给大家拜个年,代表我们全家向咱洛阳的亲人们问好。恁要想我了,就给我来个信,咱家有演出啦、任务啦,恁啥时候叫我啥时候回去。虽然我现在在外边儿,我也想念着咱洛阳,在这向洛阳的亲人们拜年问好,祝你们永远健康,谢谢大家!”

六个人生片段,串起马老传奇一生

    两个小时的演出里,先后响起 15 次掌声; 最后谢幕时,全场又响起 11 次掌声,尤其当 马金凤亲自压轴登台,全场气氛达到了最高 潮……这是 2018 年12月28 日晚上,豫剧《马金凤》在郑州首演的盛况。作为我省唯一一部获得国家艺术基金 2018 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的项目,这部大戏一和观众见面,就引起了强烈反响。

  “辕门外,三声炮,如同雷震,天波府里 走出来我保国臣……”这句出自经典豫剧《穆 桂英挂帅》的唱词,很多河南人都能唱出来。而在《马金凤》中,这段戏贯穿始终,如同一根线,串起了马老人生的六个片段,这些片段 也如同颗颗璀璨的珍珠,代表着马老传奇的一生。马老 90 多年的戏曲生涯,通过这场大戏的一个个片段,重新浮现在所有观众眼前。

    从小时受尽磨难,到开封城里偶遇恩师马双枝;从国家危难之时坚持自己的爱国精神,不向侵略者低头,到 20 世纪 50 年代在上海演出时,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一段师徒佳话;从观众需要她时不顾自身操劳带病演出,到耄耋之年,仍然活跃在舞台上,并登上大学讲台,为中国戏曲学院首届豫剧本科班教学……

    如今马老仍在用自己毕生精力在诠释着对豫剧的热爱、对观众的热爱,她的心中永远装 着观众。在当日的演出现场,还不到晚上 7 点半开始的时间,500 多名观众已让整个剧场座无虚席。而当马老坐在轮椅上进入剧场,早已有抱着鲜花排队等候她的戏迷们簇拥着她,直到她落座大戏开场。两个小时的演出里,马老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,众多演员们演绎着她的 悲欢喜乐。

    这部大戏的演员来自河南豫剧院青年团,很多都是省内知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。例如在戏中饰演马金凤的是国家一级演员刘雯卉,饰演马双枝的是国家一级演员、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副团长范静等,国家一级演员、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团长孟祥礼也在戏中客串演出。

    在演出中,记者看到前来观看的不仅有白发苍苍的老人,还有不少年轻人,甚至还有四五岁的孩子,大家沉浸在马老传奇的一生中,全场响起次次掌声。

    最后到演员们依次谢幕时,掌声一波一波响起,而当“辕门外,三声炮”再次响起,大家听出来这是马老的原音!于是全场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,坐着轮椅的马老压轴登台,全场的气氛达到了最高潮。

 

硕果仅存的豫剧“五大名旦”,浓墨重彩的穆桂英依然英气逼人

    马金凤先生是当今唯一一位活跃在舞台上的豫剧“六大流派”马派艺术创始人,作为硕果仅存的豫剧“五大名旦”之一,她是河南戏 曲的见证者、推动者,也是中国戏曲教育的践行者。

    早在这部大戏开演前,就已经引发了众多梨园戏迷的关注和期盼。网友“大宇须生 - 雷晴宇”说:“五岁起聆听学习马老的唱腔三十多年了,喜欢豫剧,喜欢马派铿锵韵味醇厚的唱腔,在河南人心目中,马老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师,期待《马金凤》上演,预祝演出成功!”网友“麦町的世界”说:“看 剧照应该有医院或者休养的戏,马先生要是往 那儿一坐,全场得激动成什么样子!!!期待 来西安演两场!!!”

  “我四五岁都会唱《穆桂英挂帅》,喜欢马派艺术十几年了,今天特别激动。”首演散戏后,21岁的戏迷吴亚伦说,他是专程从洛阳赶来看这场大戏的。

    当晚,《马金凤》首演一结束,省内众多知名豫剧表演艺术家、剧作家、戏剧理论家等齐聚一堂,连夜召开《马金凤》首演专家研讨会, 对这部戏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。

    中国剧协副主席、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说,之前豫剧已经有了一部《常香玉》,而看了这次的豫剧《马金凤》,他很感动,不仅剧本很顺很感人,唱腔也有很多可取之处。

    著名剧作家齐飞说,他认为这部大戏融思想性、观赏性、艺术性为一体,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,体现了马金凤大师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和家国情怀,而且地方特色浓郁,全戏以《穆桂英挂帅》贯穿始终,连贯性强。最后,他建议可以将马老尚未展现出来的一些更为动人的事迹进行增补。

    著名戏剧理论家谭静波说,这部戏中梅兰芳的表演,是这台戏的一个亮点,京剧和豫剧 结合得很棒,把握得很好,文本也很到位。尤其是最后一场“出征”中,将马老生命不息、唱戏不止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,从舞台到讲台很好。

    这部豫剧大戏《马金凤》何时和省内戏迷见面?孟祥礼说,根据专家们提出的意见,他们会对这部戏进行进一步的修改。

    因为这部戏是国家艺术基金 2018 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,根据要求至少会在全省演出 25 场,2019 年就会和全省戏迷们见面。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到首演的最后——“谢谢观众朋友们,谢谢!”马老在舞台上,面对一直在鼓掌的大家,饱含深情地说了这句话。

战略伙伴